曾文正公全集


内容简介

《曾文正公全集》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文集,采用最早的、也是目前被认为最为经典的版本,即传忠书局刻本。本书是首次以简体版的形式将传忠书局版《曾文正公全集》完整呈现。曾国藩号称立功、立德、立言三不朽,其集中体现就是这套《曾文正公全集》。全书收录了曾国藩一生主要的学问精华,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位“千古第一完人”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智慧,语言平实易懂,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心得。全集由当时数十位学者、名流、官绅编辑而成,在原文的基础之上,也进行的大量的加工和整理工作,力图将对后人最有价值的内容较好地呈现出来,将曾国藩的学问传之后世。

《曾文正公全集》包含首卷一卷,奏稿三十卷,书札三十三卷,十八家诗抄二十八卷,经史百家杂抄二十六卷,批牍六卷,文集四卷,诗集四卷,鸣原堂论文两卷,经史百家简编两卷,求阙斋读书录十卷,求阙斋日记类钞两卷,年谱十卷等。

此次出版,我们在传忠书局刻本的基础之上,同样参考了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版的其他曾国藩的文集版本,对于异同之处进行了多方考证,修订了传忠书局刻本中的一些错误。此次出版,我们在文字的校对和装帧设计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,请了很多国内第一流的设计和古籍整理人才参与,希望能够为读者呈现出一套具有很强实用价值、同时又能赏心悦目的经典。

仅展示书籍的对应目录,无法点击阅读,请购买正版图书阅读,感谢您的光顾.

书籍目录(共有 65 章节)

  • 1 , 《曾文公全集》 相关内容
  • 2 , 第一部分 问学
  • 3 , 第一部分 壬寅正月(1)
  • 4 , 第一部分 壬寅正月(2)
  • 5 , 第一部分 壬寅正月(3)
  • 6 , 第一部分 壬寅正月(4)
  • 7 , 第一部分 壬寅正月(5)
  • 8 , 第一部分 庚申正月(1)
  • 9 , 第一部分 庚申正月(2)
  • 10 , 第一部分 庚申正月(3)
  • 11 , 第一部分 庚申正月(4)
  • 12 , 第一部分 备陈民间疾苦疏
  • 13 , 第一部分 谢署吏部左侍郎恩疏
  • 14 , 第一部分 敬陈团练查匪大概规模折
  • 15 , 第一部分 严办土匪以靖地方折
  • 16 , 第一部分 特参副将清德折
  • 17 , 第一部分 暂缓赴鄂并请筹备战船折
  • 18 , 第一部分 沥陈现办情形折
  • 19 , 第一部分 衡永一带剿匪未毕折
  • 20 , 第一部分 请派大员办捐济饷折
  • 21 , 第一部分 贼踪退出南省现驻岳州折
  • 22 , 第一部分 岳州战败自请治罪折(1)
  • 23 , 第一部分 岳州战败自请治罪折(2)
  • 24 , 第一部分 报崇通剿匪胜仗折
  • 25 , 第一部分 会奏湘潭靖港水陆胜负情形折(1)
  • 26 , 第一部分 会奏湘潭靖港水陆胜负情形折(2)
  • 27 , 第一部分 会奏湘潭靖港水陆胜负情形折(3)
  • 28 , 第一部分 会奏湘潭靖港水陆胜负情形折(4)
  • 29 , 第一部分 靖港败溃自请治罪折
  • 30 , 第二部分 与彭筱房曾香海 咸丰三年九月十七日(1)
  • 31 , 第二部分 与彭筱房曾香海 咸丰三年九月十七日(2)
  • 32 , 第二部分 与与湘潭绅士公信 咸丰三年九月二十日
  • 33 , 第二部分 与欧阳小岑 咸丰三年九日二十日
  • 34 , 第二部分 与朱尧阶 咸丰三年九月二十三日
  • 35 , 第二部分 与江忠源 咸丰三年九月二十四日
  • 36 , 第二部分 与骆龠门中丞 咸丰三年九月二十四日
  • 37 , 第二部分 招某绅耆书 咸丰三年九月二十四日
  • 38 , 第二部分 与彭筱房 咸丰三年九月二十六日
  • 39 , 第二部分 与吴甄甫制军 咸丰三年十月初四日
  • 40 , 第二部分 与骆龠门中丞 咸丰三年十月初五日
  • 41 , 第二部分 与王璞山 咸丰三年十月初八日
  • 42 , 第二部分 与夏憩亭 咸丰三年十月初九日
  • 43 , 第二部分 与吴甄甫制军 咸丰三年十月初十日
  • 44 , 第二部分 骆中丞 咸丰三年十月十一日
  • 45 , 第二部分 与刘孟容 咸丰三年十月十五日
  • 46 , 第二部分 骆中丞 咸丰三年十月十六日
  • 47 , 第二部分 与王璞山 咸丰三年十月十九日
  • 48 , 第二部分 与左季高 咸丰三年十月二十一日
  • 49 , 第二部分 与李筱泉 咸丰三年十月二十六日
  • 50 , 第三部分 课程十二条道光二十二年在京日记
  • 51 , 第三部分 催完钱粮告示(1)
  • 52 , 第三部分 催完钱粮告示(2)
  • 53 , 第三部分 劝诫浅语十六条(1)
  • 54 , 第三部分 劝诫浅语十六条(2)
  • 55 , 第三部分 田昆圃先生六十寿序
  • 56 , 第三部分 吴君墓志铭
  • 57 , 第三部分 彭母曾孺人墓志铭
  • 58 , 第三部分 王翰城刺史五十寿序
  • 59 , 第三部分 五箴并序
  • 60 , 第三部分 题毛西垣诗集后即送之归巴陵五首
  • 61 , 第三部分 忆弟二首
  • 62 , 第三部分 早起忆九弟二首
  • 63 , 第三部分 傲奴
  • 64 , 第三部分 寄弟三首
  • 65 , 第三部分 十月戎行图